匿名用戶
層員工人數13人。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受國內經濟大環(huán)境影響,公司業(yè)務出現下滑。為保證公司正常運行發(fā)展,領導決定對公司全體員工進行KPI考核。
考核內容大致包括:銷售部門員工年指標1200萬,內勤年指標200萬。指標的確立只是綜合管理部門以及銷售支持部門經理進行商討,確立指標之后與銷售部門經理進行簡單溝通,銷售部門經理提出意見,認為指標不合理,然而管理和支持部門經理說是總經理的指示,于是銷售部門經理只能接受。
銷售部門經理立即召開部門會議表示:“完不成任務額,就沒有獎金,只有基本工資,而且年終獎也會受影響,更別想來年漲工資的這回事。”
其他部門的員工也只是在午飯時段聊天過程中,才得知自己從今年開始將有200萬的考核任務。就這樣,新的績效考核方案在一片抱怨中開始實行。
公司在進行績效考核的同時為了提高公司營業(yè)額,開始大規(guī)模招聘銷售人員,其中不乏市場精英,可是招聘結果確是熟人介紹進入了公司,其中一個經常遲到早退,另一個在進入公司一個月后直接提交了辭職報告。
面對以上結果,綜合管理部門不得不繼續(xù)進行招聘,招聘過程中有經驗的銷售人員在談到公司績效考核的時候認為銷售提成比例低,公司現有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正開發(fā)的新產品與市場脫鉤,市場開展太過困難,對年終獎影響太大為由,大都拒絕了這份工作。
年底考核結果下發(fā)以后,發(fā)現獎金高的以及來年漲工資的都是與領導關系好的和業(yè)績特別優(yōu)秀的員工(業(yè)績優(yōu)秀僅一內勤人員),而與各部門員工一年的工作努力付出沒任何關系。各部門領導的打分僅流于形式,經熟人介紹的員工,依靠家庭關系和背景,業(yè)績大部分做得不錯,但是日常工作的熟練度、完成度對比正常招聘渠道的員工則出現較大差距,部分員工怨聲載道。
之后,總經理決定辭退銷售部門兩名員工,同時另外一名員工覺得在公司沒有前途,也自動辭退了工作,至此,銷售部門人員只剩下2人。公司決定進行招聘,但是只招聘了3名內勤,其中1名是因為領導的關系硬生生把一個人的工作拆分成兩個人安插進來的,并且薪酬高于所有員工,甚至,在年度考核的時候把另一個員工的優(yōu)秀名額擠掉,而讓新進的此員工當優(yōu)秀繼而漲工資。從此,公司內部徹底失衡。銷售2名員工不再積極的跑市場,內勤人員過多,但因為業(yè)務量少,造成人員冗雜,效率反而降低。
在之后的日子里,抱怨充斥著整個公司,員工變得懶散沒什么積極性,銷售量一直上不去,新產品也始終沒有開發(fā)出來,公司持續(xù)這樣的狀況,甚至半年獎也沒有發(fā)放給員工,而員工大部分礙于領導情面繼續(xù)留在公司,但是處理問題的效率大不如前。
所以,到底是不是績效考核導致此局面?